外籍看護新制全面上路,長照家庭該如何因應?

外籍看護新制全面上路,長照家庭該如何因應?

外籍看護新制自 2024 年底修法並於今年 8 月正式上路,開放「80 歲以上」長者或「70 至 79 歲癌症二期以上」免專業評估即可聘僱外籍看護。支持者認為此舉能減少家屬舟車勞頓、縮短等待時間,並降低醫療評估可能帶來的壓力與糾紛;反對者則擔心浮濫申請與人力排擠,使真正需要的人找不到人,並助長仲介市場的費用上升。

外籍看護新制與長照3.0:弱弱相殘還是契機?

外籍看護新制與長照3.0:弱弱相殘還是契機?

即將上路的長照3.0,讓80歲以上長者或70至79歲癌症二期以上患者,免評巴氏量表即可申請外籍看護。此舉雖為高齡家庭帶來便利,但也引發重症家庭的憂慮。尤其是在長照需求持續增加、外籍看護人力有限的情況下,恐怕會加深「弱弱相殘」的競爭。本篇文章將從新聞案例出發,並探討新制與長照3.0政策的連動,解析未來長照生態可能的變化。

長照3.0外籍看護申請全攻略:資格條件、補助限制與未來趨勢解析

長照30 外籍看護

臺灣逐步邁入超高齡社會,家庭照顧壓力越來越重,越來越多家庭選擇聘請外籍看護協助長輩日常生活。然而,在推動長照3.0政策的同時,外籍看護與長照體系間的角色定位與資源整合,卻成為照顧者常見疑問。本文將解析外籍看護在長照政策中的角色、申請條件、補助差異與未來趨勢,協助家庭更有效率地規劃照顧策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