前言
許多照護者在面對長期臥床、插管或呼吸道功能衰弱的長輩時,常會產生疑問:「到底什麼時候需要抽痰?」若錯過適當時機,恐怕導致肺部感染或呼吸衰竭。本篇將清楚說明哪些情況需要抽痰、觀察哪些症狀,以及如何搭配抽痰機與生理監視器,讓照護更加安心。
什麼情況下需要抽痰?
出現呼吸道阻塞聲音
當病患呼吸時出現「咕嚕」或濕濁聲音,可能是氣道內有痰液堆積,特別是無法主動咳痰的患者。這種情況下抽痰是必要的,以避免痰液進一步阻塞氣道,影響氧氣交換。
氧氣濃度與血氧下降
使用血氧機觀察血氧飽和度低於 92%、或搭配生理監視器發現呼吸率異常時,可能代表痰液堆積造成呼吸效率下降。此時若未處理,恐導致缺氧或心肺併發症。
哪些人是抽痰高風險族群?
長期臥床與吞嚥困難者
臥床患者因活動量低、咳痰力不足,加上可能有吞嚥障礙,痰液容易囤積氣管而無法自然排出,建議定期評估是否需要使用抽痰機清除分泌物。
氣切或插管使用者
這類患者喪失正常呼吸道的防禦與清除功能,氣道乾燥又缺乏纖毛運作,一旦分泌物堆積,抽痰就是維持呼吸道暢通不可或缺的日常處置。
抽痰觀察指標與搭配工具
生理監視器協助評估
透過生理監視器,照護者能即時監測呼吸頻率、心跳與血氧,若發現數值異常(如呼吸急促、心跳加速),應懷疑是否有痰液導致呼吸窘迫,及早評估是否需要抽痰。
搭配抽痰機進行清除
居家或機構中,配備一台抽痰機能大幅降低突發性呼吸阻塞的風險。UTMOST 提供專業的抽痰機租借與購買服務,搭配說明與訓練,讓照護者更能即時處理患者痰液問題。
抽痰的時機與頻率建議
依照痰音與症狀為主
不必「定時」抽痰,而是以病患是否有呼吸困難、痰液音、血氧下降等為主要依據。過度抽痰反而會傷害呼吸道黏膜,因此應在觀察到具體徵兆時才執行。
夜間抽痰建議注意事項
若在夜間需進行抽痰,建議配合調整病患臥姿,可搭配電動床調整上半身角度,有助於痰液集中與排出,同時減少窒息風險與驚擾睡眠。
結語:適時抽痰,守護每一口呼吸
抽痰並非每個人每天都需要,但對於高風險族群來說,是一項維命的重要照護行為。透過觀察呼吸變化、使用生理監視器與抽痰機的配合,讓照護更精準也更安心。UTMOST十全有限公司 提供完整的產品與教學支援,協助您提升照護品質。
有抽痰機租借或購買需求,歡迎聯絡我們專人協助申請與操作指導。
聯絡我們
想了解更多抽痰機與輔具補助相關資訊,歡迎聯絡 UTMOST 專員
📲 官方 LINE:https://lin.ee/mqKmi7W