前言
政府推動的長照3.0,其中一個核心亮點就是「10分鐘照顧圈」,期望讓長輩在生活周遭就能獲得完善的照顧與支持,不需舟車勞頓或進機構才能獲得服務。這個概念不只是政策口號,更直接牽動未來的社區佈局、輔具服務與照顧品質提升。本文將深入解析什麼是 10 分鐘照顧圈?與過去有何不同?對使用輔具、抽痰機、電動床等長照器材有什麼幫助?
10分鐘照顧圈是什麼?
定義與政策目標
所謂10分鐘照顧圈,是指長者在自己居住的社區範圍內,能在步行或短距離接送的 10 分鐘內,抵達如日照中心、輔具服務據點、營養共餐、復能活動空間、喘息照顧點等地點,滿足生活照顧與健康需求。
設計理念與核心精神
這個構想源自「在地安老」與「社區整合型照顧」的理念。政府希望藉由資源向前部署,讓長者不必離開熟悉的生活環境,也能享有專業、持續、具彈性的照顧服務。尤其搭配電動床、抽痰機、生理監視器等智慧輔具的普及,讓「在地照顧」成為真正可行的選項。
長照2.0與3.0的照顧圈差異
項目 | 長照2.0 | 長照3.0(10分鐘照顧圈) |
---|---|---|
照顧據點配置 | 以鄉鎮市為單位,每區僅1~2處據點 | 以社區或村里為核心,小規模多元佈點 |
可及性 | 需家人接送或跨區就醫 | 步行或10分鐘接送可達 |
照顧服務項目 | 主要集中於日照、居家、喘息 | 加入營養、共餐、復能、輔具、失智據點等多元功能 |
搭配輔具支援 | 輔具補助多為購買制 | 新增輔具租賃補助、電動床、抽痰機納入照顧支援網 |
誰會受益於10分鐘照顧圈?
高齡失能者與其家庭照顧者
對行動不便、使用氧氣機、抽痰機、電動床的長者來說,能在家附近就獲得日照與復能,是極大的便利。家屬也可減少照顧與交通壓力,提升照顧的持久性。
使用智慧輔具的照顧網絡
政府透過智慧輔具租賃補助,推廣如生理監視器、中頻機、跌倒感測器等設備,未來將整合進社區照顧據點,由據點協助安裝與追蹤,減少照顧者學習負擔,也避免輔具閒置。
偏鄉與交通不便區域的長者
以往偏鄉長輩常因交通與資訊落差,無法即時使用照顧服務。10分鐘照顧圈推動後,將以「據點多點設置+交通接送補助」雙軌並行,有效補足長照資源城鄉差距。
UTMOST如何協助您落實在地照顧
UTMOST 為符合長照3.0精神,積極協助民眾申請輔具補助、提供符合 10 分鐘照顧圈設計的多樣產品與服務:
聯絡我們
想瞭解您家附近是否已納入「10分鐘照顧圈」?需要輔具規劃與補助協助?歡迎聯絡 UTMOST 專員:
📲 官方 LINE ➡️ https://lin.ee/mqKmi7W